通知公告
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公益父女情

来源:德州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22 08:3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大山里走出来的贫困女孩投身公益,杨雅舒获得了外界的广泛赞誉。2016年杨雅舒因帮助德州孤儿、关爱老兵被评为“感动德州十大人物”,而为她颁奖的正是2015年获得“感动德州十大

大山里走出来的贫困女孩投身公益,杨雅舒获得了外界的广泛赞誉。2016年杨雅舒因帮助德州孤儿、关爱老兵被评为“感动德州十大人物”,而为她颁奖的正是2015年获得“感动德州十大人物”的老爹邵建波。老爹给女儿颁奖,在国内公益界传为佳话。

遇到好心人

2008年5月12日午后,在四川汶川县姨妈家客居的云南11岁女孩杨雅舒和大她三岁的表姐刘静玉正在玩耍,突然感到大地在剧烈震颤,房顶随之纸片般倒塌下来,杨雅舒和表姐及表姐的家人被埋在了下面。

震后第三天,杨雅舒和刘静玉被幸运地救了出来,救援人员把她们抬到为灾民搭设的帐篷里施救。5月14日中午,一个身材高大、面目和善的中年男子走进帐篷,把带来的方便面、饮料送进帐篷,分发给灾民。中年男子叫邵建波,是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。

爱心企业家邵建波

2008年5月15日下午,邵建波辗转来到成都都江堰区的一处灾民安置点,想不到他又碰到了两天前在汶川碰到的那对小姐妹。邵建波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那里得知,这对小姐妹作为家属失联人员被转移到这里,刘静玉的家人在此次地震中罹难,杨雅舒在云南的家人联系不上。杨雅舒说,她的家里只有爷爷奶奶,父母从她懂事起就外出打工,却从未回过家。

这对可怜的姐妹让邵建波心生怜悯,闪出了帮助这两个孩子的想法,他打算送小姐妹去北京上学。

虽说北京是杨雅舒和姐姐很向往的地方,可她们心里更多的是对未来命运的担忧,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想念和对未知生活的恐惧。

有一次,邵建波从外地谈生意赶回北京,一进家里,便看到杨雅舒的眼睛红红的,刘静玉也坐在床前默不作声,这让邵建波心里酸酸的,两个女孩一直联系不上家人,偌大个京城举目无亲,再加上对他仍没有接受,两个孩子的内心是多么孤独无助啊!

为了让姐妹俩开心起来,邵建波带她俩去吃麦当劳,陪她们看电影,两个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,邵建波心里才有所安慰。

爱的教育

两个孩子正值求学年龄,邵建波不敢耽搁孩子的学习。2008年9月初,邵建波把杨雅舒和姐姐送到北京一所学校就读。

到了条件比家乡好得多的学校,杨雅舒和姐姐却感到了深深的自卑,两人不会说普通话,一口浓浓的家乡话听得同学们云里雾里。一次,杨雅舒刚到班里,一个调皮男生学着她用家乡话发言的腔调大声喊道:“老师,我没听明白呀!”一时引得哄堂大笑,杨雅舒又羞又恼,趴到桌子上哭了起来。

2008年11月的一天,邵建波相继接到两个孩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,说没见到她们来上学。邵建波一下子急了,抛下手头工作,发动下属分头去找。直到晚上10点,才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了两个小姑娘。原来,两个小丫头怕同学嘲笑,逃学了,两人边走边玩,过了中午,猛然想到老师见不到她们上学,可能会给“家长”打电话,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她们既不敢回学校,也不敢回家,在一条护城河边徘徊到晚上10点,才被邵建波找到。

“逃学”事件过后,姐妹俩意识到邵叔叔对她们的好,乖巧了许多。不过,让杨雅舒和刘静玉苦恼的事情还不少,班里其他同学都有父母或其他亲人接送,邵叔叔生意忙,很少有接送她们的时候,时间一长,同学们都私下说她们没有爸妈,是可怜的孤儿。杨雅舒姐妹俩无法辩驳,十分委屈。

邵建波接下来的举动让两个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了他。那是2009年6月8日,杨雅舒姐妹俩放学回到家,发现平时这个时候在公司上班的邵爸爸提前回了家,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,对着回到家的杨雅舒说:“小雅,爸爸祝你12岁生日快乐!”杨雅舒这才明白她是当天的小寿星,便问邵爸爸是如何知道自己生日的。邵建波笑着说,当初在都江堰办理领养姐妹俩的手续时,他已经牢牢记住了她们的生日。

小姐妹刚开始认为邵建波只是帮助我们两个人,可是在一起时间长了,才知他帮助了几百个学生。有一年冬天,邵建波出差回来,一大早就买了南京的蒸饭油条,当他从他的衣服里拿出来时还热乎乎的,小姐妹都哭了。

携手公益路

2011年9月,邵建波把杨雅舒姐妹送到浙江嘉兴读中学,平时姐妹俩借住在他的亲戚家。杨雅舒所就读的中学离住处有两三公里,起初她都是步行上学,怕迟到每天还要早起几分钟,看到同学们大都骑着自行车上学,她十分羡慕,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,可她却对邵爸爸说不出口,何况一辆自行车要300多块钱呢。

文章来源:《德州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xyxb.cn/qikandaodu/2021/0522/560.html



上一篇:国内第一套家谱编写规范专著入藏德州市档案馆
下一篇:敦煌伎术院考略

德州学院学报投稿 | 德州学院学报编辑部| 德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| 德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| 德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德州学院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